孟俊蓉走访群众
不久前,再次见到孟俊蓉是她在公安局开会之后,“更加干练了”这是短短几分钟的见面她留给记者的印象。
“所里面事情多,我得回去了。”短短几句交流之后,孟俊蓉想着派出所里很多工作,起身准备离开,“现在芦山正在重点推进城房建设,不少矛盾纠纷凸显,不守在派出所我心里不踏实。”
地震发生过后,她日夜穿梭于集中安置点,家中房屋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她却少有时间关心家里的重建,更难得与远在成都读书的孩子共享天伦。
近年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孟俊蓉获得了不少荣誉。但她对荣誉看得很淡:“我是芦山人,重建家园理应尽心出力;我更是一名人民警察,群众的需要就是命令,保障重建就是最重要的工作。”
踏实工作保民安
地震发生两年来,从抗震救灾到过渡安置再到灾后重建,都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此期间,孟俊蓉和芦山县公安局的同事们始终坚守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线,全力保障服务灾后恢复重建。
孟俊蓉所在的芦阳派出所是芦山县的城区派出所。近两年来,孟俊蓉面对挑战知难而进,认真分析辖区社会治安特点,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城区 “网格化”管理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一方平安。在她的带领下,芦阳派出所接处警5614起,破刑事案件135件,打击处理96人;查处行政案件156件,查处率100%,行政拘留149人,查处因涉及灾后重建引起的阻碍执行职务、扰乱单位秩序27起,警告11人,行政拘留19人。
侦破了王某盗窃乌木系列案件、案值数十万元的胡某被诈骗案、杨某使用变造的身份证到芦山县芦阳镇参加芦山县“乡卫生院灾后重建招投标”等案件,重拳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力保障芦山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她还发挥派出所的“桥头堡”作用,防止“小纠纷”引发“大事件”,针对灾区社会治安实际,以涉灾矛盾为重点,不断加强辖区内不稳定因素收集,妥善化解矛盾纠纷800余起。
服务群众谱和谐
基层派出所每天都跟群众打交道,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派出所就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作为一所之长,孟俊蓉时刻绷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根弦,多次深入社区、村组、企业,与人民群众、企业负责人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全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面对群众,我们的一举一动甚至只是一句话都能够为群众带去安全,同样也能为我们的工作争取到群众的支持。”孟俊蓉说。在长期基层实践中,她摸索出“一张可亲笑脸”增添群众温馨感;“一次真心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份温馨提示”增强群众安全感;“一次爱心帮助”增进警民鱼水情;“一件身边好事”搭建警民连心桥的“五个一”群众工作法。
近年来,芦阳派出所共救助群众 1500余次,帮助群众追回被盗财物 400余件,为200余名丢失户口的群众进行补录,资助困难群众20人,调解治安纠纷1800余起,为群众补办各类证明8748份,免费办理户口薄9466本,二代身份证3721人。
一组数据无法尽数孟俊蓉带领芦阳派出所的民警们所做的工作,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位位群众切身的感受都见证着民警们的付出。
杨某于2010年因故意伤害被判刑,刑满释放后一直待业在家。孟俊蓉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帮助联系工厂企业,为其谋得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对口帮扶困难户骆某,其丈夫身患重病长期卧床且无钱医治,儿子因家庭生活困难四十几岁还未娶妻,在得知其情况后孟俊蓉积极协调村组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平日里也总带着生活用品为其送去……
一桩桩、一件件,在孟俊蓉看来这都是“小事”,但每一件“小事”都让一个家庭深深感受到公安民警的关爱。
如今,灾后恢复重建再攻坚,孟俊蓉和同事们依旧战斗在践行公安职责、保障灾后重建的第一线,为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潘浩